嬰兒滿周歲稱為「度睟」,民間習俗做度睟時,父母為了預卜嬰兒長大成人之後,從事那一種行業,在拜完祖先之後,就在廳堂地板上放一個大篢模,裡面擺上筆、墨、冊(書本)、雞腿、豬肉、算盤、秤子、柴片、蔥、銅錢、田土、包子等十二樣東西
,讓嬰兒自己去抓取,叫做「抓周」也稱為「抓福」,就看嬰兒抓的東西以預測將來做什麼行業,如筆墨冊是讀書人;雞腿、豬肉,包子、象徵嬰兒將來有食福;算盤、秤子是商人;柴片、蔥取質諧音象徵聰明;銅錢即是有錢人......。將來是否果真如此,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這些習俗是農業社會中單調生活的調濟作用,人們藉新生兒的來臨慶祝一番,亦可視為為人父母「望子成龍」、
從小看大」的一種遊戲。
早期習俗,抓福後用紅龜粿,讓嬰兒一隻腳踩一隻,寓導如龜長命百歲,並用「米芳」,抹一下嬰兒的嘴巴並唸說:「臭嘴去,芳嘴來!」嬰兒滿嘴香氣,象徵嘴巴甜,長大必定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