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更要預約甜蜜時光
2011-12
親子天下雜誌30期 作者:鄧惠文
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等到另一半「改邪歸正」,或完全符合你的期待再生小孩,因為小孩其實也會帶動兩人的成長。有了小孩的夫妻,更要保留一份是跟小孩無關、單純屬於夫妻兩人的時光。
有些夫妻會計畫好才生小孩,但也有很多人問:「我先生很不了解我,我們每次溝通,搞到最後都以吵架收場。我想再給他一年的機會,如果他做不到,我就要離開他。所以我這一年內不要生小孩。」
如果這樣想,大概永遠都生不出小孩,因為你的伴侶不會跟你磨合到讓你覺得:「太好了!我們來生小孩。」一般伴侶在開始同住生活之後,大約需要一至兩年的磨合期,這段時間可以觀察並思考人生中是否想要有孩子。如果覺得一定要,考量自己的年齡、心智和生理各方面條件,在還容易受孕的時機生小孩是很重要的。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等到另一半「改邪歸正」,或完全符合你的期待再生,因為小孩其實也會帶動兩人的成長。很多人本來的個性很計較,有了小孩就變得很大方;或者有些人本來沒什麼責任感,有小孩後才責任感增生。不用太計較伴侶的一些生活習慣瑕疵,小孩子會帶來家人的成長。
但如果夫妻不是很同步的在陪伴小孩,可能會有種奇怪的互動方式;例如兩人當中有不滿,但彼此期望的部分都沒有被滿足,兩人又不溝通,只繞著小孩生活,就像兩顆衛星繞著小孩轉。有天小孩離開家了,夫妻沒有重心可以轉移,又回到四目相對的無言狀態。我輔導過一些小孩長大將離家的案例,有些孩子們非常擔心:「如果我不在家,爸媽會不會離婚?他們是因為我才保住二十年婚姻的。」爸媽每次吵架,只要孩子出來說:「不要再吵了!」他們就會閉嘴,「如果我不在家,爸爸會不會打媽媽?」其實小孩一切都看在眼底。
我建議有小孩的夫妻要把家庭時間分成三份:一份是一起討論、處理小孩的事;一份是家務分工;最後一份是跟小孩無關、單純屬於夫妻兩人的事。假設一對夫妻每天相處的時間,是從晚上六點到半夜十二點,共六個小時。前兩個小 時是 太太在煮飯、做家事,先生在哄小孩;晚餐吃完,先生洗碗,太太餵奶、幫小孩洗澡;接下來兩個小時夫妻一起看電視,一起討論「小孩要念哪間幼稚園?」或「孩子今天出現了個問題,怎麼處理?」就這樣,四個小時過去了。最後兩個小時,孩子睡了,或回房間做功課。這個時間夫妻就不要扮演父母的角色;要恢復到兩人的主體角色。談談各自的工作、對家庭生活的想法、我對你的感覺;並藉機重新訪談對方,是不是對人生或其他事物有新的想法,當然也包括親密關係的性生活。
小孩會帶來很多喜悅,並不都是災難;小孩可以鞏固婚姻,讓家裡有個重心,有固著、踏實的感覺。
但這個踏實感無法憑空享用,夫妻必須圍繞著這個踏實的感覺去調整、同步陪伴,然後做很多新的配合,不然小孩就會是負擔,而不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