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寶寶發燒怎麼辦?

作者: 健康醫療網 | 健康醫療網 – 2012年9月10日







人們生病會發燒,其實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尤其是免疫及器官尚未完善的小兒,若給予不當處置反而有幫倒忙的危險。對於家中小兒發燒,爸比媽咪不必驚慌,應先了解「退燒」並不等於「治病」,所以真正的方式是要找出病因、對症治療,才可以讓小兒自然退燒。「唉呀~寶貝的身體怎麼那麼燙啊?」發燒的孩子病懨懨的躺在病床,還真是急慌了爸比媽咪的心。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爸媽只要一發現孩子發燒,就怕頭腦也會跟著燒壞變成智能不足,所以都急著退燒;但這其實是是對發燒症狀認識不清,以訛傳訛所造成的不正確觀念。通常小孩得了腦炎、腦膜炎或先天性感染等真正影響腦部的感染疾病時,才會導致腦細胞受損,而發燒只不過是伴隨這些疾病的一個症狀罷了!盧英仁醫師解釋,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極度高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為什麼孩子會發燒?
先來了解一下人體腦部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在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37℃左右。一旦人體因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發炎反應製造出的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因而造成體溫的定位點上升,若是上升過於異常就是發燒症狀。此外,盧英仁醫師還提供另一種常見的小兒發燒,多半是身體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且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此種原因的發生多半是太過保護孩子的爸媽,即便在炎熱的環境下,總是怕孩子著涼,依然給予多重衣服或包裹得很緊等。

幼兒發燒的反應幼兒發燒會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而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倘若當時幼兒體溫並未達到正常的體溫標準,就會感覺很冷、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身體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等症狀,因此出現體溫升高卻手腳冰冷的迥異現象。

盧英仁醫師特別提醒,新生兒、小於3個月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疫缺損病童等發燒幼童、爸比媽咪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尤其若高燒超過41℃、發燒合併紫斑症狀的話也要盡快帶給醫師診治。

如何正確量出小兒體溫?
傳統習慣以「摸皮膚」來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很不準確,生活在現代的爸比媽咪看待小兒發生時,一定要用體溫計來正確判斷是否有發燒。體溫計量出來的體溫比較正確,而測量的方法則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又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



量法大不同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3個月大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5歲以上的孩童才能量口溫。由於口溫和腋溫容易受到皮膚黏膜及血管收縮的影響而偏低,所以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0.8℃。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發燒的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並不建議常規使用;盧英仁醫師建議1個月大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可考慮量肛溫。

文章出處:《常春月刊348期 文/蘊晨 諮詢/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盧英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tty 老師 的頭像
    Betty 老師

    桃園八德區保母~于涵媽咪的寶貝窩~

    Betty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