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可以減緩寶寶過敏現象?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麥素英 |
要避免寶寶有過敏性體質,媽媽懷孕期間應避免食用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如:蛋類、牛奶及乳製品、海產類、花生等堅果類、巧克力等;而有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最好以母乳哺育,副食品添加最好延至六個月大後再食用,減少過敏疾病發生機會。 雖然現今醫學技術發展日益精進,但仍無法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許多孩子具有過敏性體質,在平常的日子,或許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一發作,可能使得原本身體就有一些小狀況如感冒、咳嗽等更加嚴重。 父母有過敏體質易遺傳給孩子 到底甚麼是過敏性體質呢?有過敏體質的人會對其所處的環境某些過敏原(如塵?等)產生過敏抗體,進而出現過敏的反應(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如果家中的幼兒有過敏性體質,其越早暴露在過敏原和其他的誘發因子中,對於環境的過敏原就會更加敏感;又若是反覆遭受病毒或細菌感染時,更會導致嚴重的過敏症。 常見的過敏症狀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結膜炎及蕁麻疹等。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和氣喘居多。 早期的研究中認為,若父母親中一方具有過敏性體質者,其子女遺傳到過敏性體質的機率相對會較高,因此若是父母親雙方均為此種體質者,則其後代具有此體質者應明顯較易發生。但在最新的研究中卻指出,由於過敏現象與遺傳、環境、飲食、壓力等因素有關,故不論父母親其本身的體質為何,只要是常接觸過敏原的情形下,幼兒具有過敏性體質的機率幾乎是相等的。 注意飲食減少過敏機會 要如何避免寶寶有過敏性的體質呢?首先從媽媽懷孕開始就要注意,尤其是家族中(胎兒的父母親)具有過敏性的體質,在懷孕期間應儘量避免食用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如:蛋類、牛奶及乳製品、海產類、花生等堅果類、橘子、巧克力等,以免造成胎兒在出生後過敏的機會增加。 當幼兒出生後,約近四成的幼兒,在一歲左右會出現食物過敏、蕁麻疹和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況;若是因食物所引發的過敏性現象,可以飲食調整而獲得改善。因此有過敏家族史的過敏體質新生兒,或是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即出現過敏性症狀時,出生後,最好以母乳哺育四至六個月以上為佳,或以低過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作為其主要的食物來源。此時餵哺母乳的媽媽,自身飲食也應避免食用上述所提的過敏原食物,以免過敏原經由乳汁被幼兒食入,造成過敏情形。 至於副食品的添加,應延至六個月大之後再使用,以減少引發過敏性疾病發生的機會。易引發過敏情形的食物,則更應延後至一歲半以後再開始少量給予,以減少過敏現象的發生。 改善過敏現象的營養素 另外食物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C、E及礦物質硒等,具有提昇身體免疫能力的效果,適時的補充可以改善過敏的現象;而ω-3脂肪酸可抑制體內的發炎反應,進而改善氣喘的症狀。 (一)減敏奶糊 材料:水解配方奶粉3小匙、嬰兒米粉1小匙 (二)元氣肉末粥 材料:稀飯半碗、瘦絞肉10公克、枸杞2公克、青豆仁5公克、排骨高湯2大匙 (三)鮪魚三明治 材料:吐司1片、鮪魚15公克、蛋1/4個、芥花油5公克、小黃瓜15公克 食物+環境 讓寶寶遠離過敏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一般認為較會引起過敏的食物才是所謂的「過敏食物」,像是糖或豆類的蛋白及米食等,也可能引起過敏的現象,因此在餵食時,應小心觀察幼兒的反應及變化。
由於過敏原無所不在,家長們應多費心為寶寶打造一個低過敏原的環境,以期讓他們能不在氣喘噓噓或是皮膚癢癢的狀況下健康長大。 文章轉載自網路 |
~~親愛的家長您好:寶貝窩目前已經開放106年11月以後出生的 寶寶預約報名喽!~~
- Sep 14 Fri 2012 20:49
哪些食物可以減緩寶寶過敏現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