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常常處在睡眠的狀態,所謂「一眠大一寸」,睡眠在嬰幼兒
階段所佔比例最高,更是健全成長的必經過程。但是有些寶寶到了該睡覺的
時間,就是鬧脾氣不肯睡,或是日夜顛倒、一點風吹草動就驚醒,到底該怎
麼讓寶寶安穩睡上一覺呢?
文/李佩璇;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臺北市立萬芳醫
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何文佑(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攝影/陳炳煌;化妝髮
型/蘇貞妮;演出/媽咪高禎妤‧寶寶劉侑霖
point1:觀念篇
睡眠對嬰兒的重要性
睡眠是人體修復的方式之一,睡眠不足對身心影響很大,對成年人來說,睡
不夠會有沮喪、易怒、健忘和焦慮等反應,而睡覺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就
顯得更加重要。
分泌重要的「生長激素」
在身體生長發育方面,當寶寶熟睡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出「生長激素」,這
種激素是決定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關鍵,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表
示,有些睡眠狀況較差的寶寶,生長激素分泌得較少,體型看起來就會比同
年齡的寶寶小,這也是為什麼孩童睡眠充足有助於成長的原因。
前4個月成長速度最快
陳怡伶醫師表示,比起剛出生時的身高體重,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體重已
經增加了2至3倍,身高也長高了約1.5倍,和人類其他成長時期比起來,這段
期間睡得最多、長得最快,所以才會有「一眠大一寸」的俗語出現!
1歲前寶寶的睡眠時間
在孩子未足歲之前,每天其實除了喝奶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不
過,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睡眠的時間與長度也會有個別差異。一
般而言,0至1歲的寶寶因生長發育所需,一天睡眠的時間約占13小時以上。
1歲前寶寶所需睡眠時數
月齡別 1個月 2個月 4個月 9個月 12個月
每日睡眠時數/小時 20以上 16〜18 15〜16 14〜15 13〜14
尚未有日夜概念
當寶寶還在媽咪肚子裡時,白天和晚上沒有太大的分別,對新生兒來說,尚
未建立日夜的概念,因此有些寶寶的睡眠作息,會有日夜顛倒的情形:白天
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僅有醒來的那幾個小時剛好是三更半夜,讓新手爸媽
每天掛著黑眼圈上班。陳怡伶醫師認為,因為寶寶沒有日和夜的觀念,需要
家長花一點時間和耐心幫忙調整,大約4個月大時可以養成夜晚睡覺的作息,
至於有些媽咪煩惱,寶寶在深夜或凌晨醒來,會不會傷肝呢?陳怡伶醫師表
示,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日夜顛倒很正常,會影響寶寶發育的是每天睡
眠時數太少,因此比起晚上醒來,媽咪反而要多注意孩子時數必須睡夠。
大人維持正常作息
在產婦坐月子的時候,因為媽媽和嬰兒都必須多休息,會把室內的燈光調
暗,即使白天也把窗簾拉上,陳怡伶醫師建議,在媽咪出月子也就是寶寶滿
月的時候,白天時就該讓室內明亮一些,能夠幫助寶寶早點分辨日和夜的不
同。
當新生兒的睡眠習慣還沒建立前,家長可以儘量維持生活的正常作息,白天
仍然照常在家中活動,不用怕寶寶在睡覺就躡手躡腳,這樣反而會給自己和
家人太大的壓力。直到寶寶6個月大以後,就會明顯建立一套自己的睡眠規律
性,觀察寶寶睡覺的週期,每次大約睡幾個小時,就能調整孩子作息。
point2:處理篇
固定作息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何文佑表示,新生兒剛開始若有日夜顛倒
的睡眠習慣,應先順其自然,滿足孩子睡眠的需要以及安全感,等寶寶月齡
稍大一點再開始調整。
建立屬於寶寶的時間表
要調整寶寶的作息前,必須先知道孩子的習慣是什麼,陳怡伶醫師建議,最
好將寶寶所有的活動先記錄起來,包含什麼時候睡、喝奶、醒來、換尿布
等,再依照孩子的時間表調整。若要使寶寶了解白天黑夜的分別,就必須讓
孩子的作息固定,除了規律喝奶之外,其他的事情也要按照時間表進行,如
此一來,寶寶會「習慣」接下來媽咪要做什麼事情,例如起床後就是先換尿
布等,對於要發生的事情有預期心理,也能增加寶寶的安全感,不容易因為
小事情受到驚嚇而哭鬧。
控制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時間
在新生兒3個月大之前,整天的時間除了喝奶就是睡覺,較少有清醒能玩耍的
時間,等到5至6個月大之後,清醒的時間會慢慢拉長,陳怡伶醫師表示,這
時候就要開始控制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在白天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孩子睡
太久,每個循環大約1至2小時即可,才能讓寶寶在晚上有5至7小時的完整睡
眠,當然,如果寶寶在晚上太早或太晚上床,也會影響到他醒來的時間。一
般而言,如果寶寶在午睡的時候,顯得不安穩且躁動,媽咪算算時間已經睡
得足夠,陳怡伶醫師提供一個叫醒寶寶的小方法,可以把寶寶的尿布打開,
孩子會感覺到溫度稍微低一點的冷空氣,就會自己醒過來囉!
調整家人的作息
要處理寶寶的睡眠問題,和家長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設定出寶寶的作
息週期後,爸媽應該也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定時定點的睡眠,除了能避免
在寶寶熟睡時發出太多聲音,像是開著音樂或電視,影響孩子的睡眠外,大
人也能趁機得到休息時間,才有照顧寶寶的精力喔!
適當的環境
因為寶寶白天也必須午睡,因此給孩子不受影響的睡眠環境很重要,能幫助
寶寶較快入睡,而且睡得較熟,睡眠品質也會變好。
寢具的選購
舒適的睡眠環境可從挑選親膚、不過敏的寢具開始,除了要考量到材質以及
使用上的舒適性外,安全性更是不可輕忽,陳怡伶醫師建議,避免選擇太軟
的床墊或枕頭,以免寶寶頭部陷入而發生窒息的意外。
除了棉被和枕頭外,寶寶身上穿的衣服也要注意,基本上以沒有束縛感、好
入睡為原則,並隨著每天的氣溫做調整,由於寶寶的新陳代謝快、排汗能力
不佳,因此穿得太多或太少都容易睡不好。
觀察寶寶睡姿
很多媽咪都會擔心寶寶的頭型,想要藉由改變睡姿來調整,但是陳怡伶醫師
提醒,不建議讓寶寶趴睡,會增加嬰兒猝死的機率,尤其1歲前大人最好都要
讓寶寶在視線內睡覺,因此比較建議的姿勢是仰睡。平常就可觀察一下寶寶
的睡姿,看他喜歡的姿勢是什麼,到了4至5個月時,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翻
身,主要照顧者必須更加注意。
室內燈光和溫度
寶寶要睡覺的時候,最好讓室內的燈光暗一些,不要開著燈睡覺,因為開燈
會影響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最好把房間的大燈關掉。至於室內
的溫度,陳怡伶醫師建議維持在攝氏26度左右,蓋棉被時注意避免悶到寶寶
的臉,被子也不宜太厚以免無法翻身,更要留意隨著天氣變化調整室內溼
度,冬天多雨氣溫又較低,小心別著涼了!
安撫寶寶有方法
每個寶寶的個性不相同,有的孩子好奇心強,只要有人活動的時候就不肯睡
覺,真是讓媽咪頭痛不已,若要讓寶寶順利入睡,需要一些小技巧的輔助。
戒掉夜奶習慣
以剛出生的嬰兒來說,胃只有彈珠般大小,平均3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因此
晚上起來喝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隨著寶寶月齡愈來愈大,陳怡伶醫師表
示,大約在1歲之後的寶寶,就很容易戒掉夜奶的習慣。要戒除寶寶半夜爬起
來喝奶,喝完奶又不肯繼續睡,其實和白天吃的食物有關,因為液體比較容
易餓,等到寶寶可以吃副食品時,隨著固體食物的增加,會讓寶寶半夜較不
容易餓醒,自然而然容易戒掉夜奶。
鬧睡需要多點耐心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對新環境的好奇心也增強,有的寶寶即使已經很累了,
但是還想玩不願意睡覺,不過身體已出現疲憊不適的情況,這時就容易哭鬧
或發脾氣,非要安撫很久才能睡著,也就是俗稱的「鬧睡」。建議媽咪們要
先掌握寶寶的生理時鐘,在他差不多想睡覺時,就不要再跟他玩遊戲,並且
可以培養屬於媽咪和寶寶的睡眠默契,固定在要睡覺前幫寶寶按摩、講故事
或唱歌等,讓孩子知道當媽咪做這件事時,就是該睡覺囉!不要等到寶寶累
得開始發脾氣時,要再安撫他入睡會比較困難。陳怡伶醫師表示,通常規
律、低頻的機械式聲響,較能安撫寶寶的情緒,像是抽風機的聲音,家長不
妨可以嘗試一下。
仔細觀察最重要
對新手爸媽來說,仔細觀察孩子是最重要的事情,當寶寶表示出想睡的樣子
時,像是動作不靈活、眼神無力、沒有表情和開始以手搓臉和眼睛時,就代
表寶寶已經睏了,應該要快點帶他去睡覺。白天是否有進行激烈的活動,或
是因為有人來訪而打亂了午睡時間,都會影響寶寶當天的睡眠情形。除此之
外,若對照孩子的生理時鐘,發現他在不會想睡的時候活動力降低,就要仔
細看看他是否生病了。其實,寶寶睡眠問題一定事出有因,日常生活中所有
大小事都會有影響,只要爸媽發揮多一點耐心,就能找到讓寶寶順利睡覺的
法寶!
~原文刊載於2012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