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俗





生涯之旅的起點–三朝洗兒

  

三朝洗兒

 
嬰兒呱呱墜地,一家人非常歡喜。不過也得看是否足月出生,早產兒在當時並沒有保溫箱設備。就要看懷孕幾個月出生,俗諺說:「七成八敗九惡飼」,第七個月生下來反而比八九個月生下來者存活高,「惡飼」是不易養育的意思。

















  三朝洗兒
三朝洗兒
順利生產的嬰兒就要為嬰兒做一次正式的洗澡稱為「三朝洗兒」:沐浴的水要以桂花心,柑橘樹葉或龍眼樹葉燒成香湯,並在澡盆裡放置三個小石頭及十二個銅錢仔,以示吉利。洗澡時要在嬰兒胸脯輕拍三下,稱為「做膽」意思是讓嬰兒成長之後較有膽識。–凡此程序都是在祝禱新生嬰兒「好育飼」平安成長,石頭寓意「頭殼硬」即健康的意思;古銅錢因鑄有吉祥圖紋字句,民間俗信具有壓勝作用。


洗完澡為嬰兒換上新衣裳,由阿媽(祖母)抱著拜廳堂上的神明與祖先,供品有牲禮、雞酒與油飯。後兩樣供品要分送親友及鄰居,收到的禮物者則在盤子上回報一些白米,上面鋪上一張小紅紙條再壓一顆小圓石頭,再把原來的油飯最上面部分為「油飯頭」撥一點在紅紙上面,祝福嬰兒「頭殼硬」,身體健康「好育飼」;送到外家的禮,叫做「報酒」。


民間拜拜習俗供品雞鴨都將腳倒折扣進腹中,但三朝與平時不同,雞腳是放任直伸不折,意思是象徵嬰兒身體健康,即俗諺所云:「腳長有食福(祿) 」;又通常拜拜敬神之酒是分三次倒酒,三朝也有不同,要一次倒滿,也是象徵嬰兒不會到處撒尿之意。

                                                                                             文章摘取自網路


Betty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